1月26日,大年初二,寒风呼啸,阴雨连绵,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钉钉群里却暖意流淌。当“坚决打赢抗击新肺炎阻击战志愿报名”的志愿令发出之后,短短2个小时,就有124人接龙报名。这一长串令人温暖的名字中有八对夫妻,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护士,有的是药剂师、有的是后勤人员,当疫情袭来,这八对夫妻全都秒变成冲锋在前的战士。
嘉禾最美家庭
张骏,常务副院长,春节期间,他作为带班领导,轮流值守医院,保障医院运行;作为心理专家,他倾听患者心声,解除患者痛苦。他是群里第二个报名的志愿者。
褚雪芳,心理咨询师,2018年初的一场大病,让原本就廋弱的她更显憔悴,但她一直热心志愿者工作,在医院门诊预检分诊处、在湖盐公路海盐界卡点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张骏家庭获得2018年度“嘉禾最美家庭”的荣誉。
安徽恋上海宁
江斌,副院长,安徽人,精神科医生,每周三在精神科门诊坐诊,他坚守临床一线十五年,刚从兼任的心身障碍科主任位置上退下来,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后勤和安保等负责工作中去。
魏红萍,财务人员,在做好财务工作的同时,热心服务群众,承担了医院工会和妇委会的工作,每年过年期间,她都要去医院住院部协助管理患者,疫情发生以后,她早早地就报名参加了卡点值班。
专家医生伉俪
胡安定,内科、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一年四季,他忙碌地穿梭在住院部和专家门诊之间,他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海昌医学观察点值守,每天值班10个小时,得知卡点需要人,他又报名了。
沈娟萍,副主任医师,妇科的当家人,她用柔弱的肩膀一个人扛起一个科,想方设法,谋求科室发展。他们夫妻同心,几乎同时报名参加观察点值守,顾不上即将高考的儿子,主动请缨走上战场。
临床后勤组合
任浩,总务科长,46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26日后半夜,风大雨大,他值守在临时搭建在大桥上,只有一个顶的简易棚里,记不得顶棚被狂风吹起多少次,吹掉一次搭建一次,全身湿透,撑到了天亮。
沈忠娟,长期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现任一病区、门诊护理组护士长,她做事雷厉风行,从不叫苦叫累。如今,她志愿参加了观察点工作。
信息医疗搭档
祝振勇,设备、信息科科长,他曾经是一名检验师,却精通计算机。在疫情发生后,他多次组织一次性口罩、防护服、额温计等物资的购买与调配,保障防护需求。
汪淑义,组织疫情防控培训,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疗方案进行详细解读,虽然2018年的时候,夫妻俩分别动了大手术,但这次,他们仍然走上了卡点。
保障协调夫妻
肖钢,医院唯一的驾驶员,同时,也是海宁潮乡救援队队员,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帮助寻找走失人员,现在,他24小时待命,负责将需要隔离的人员接送到观察点。
朱世敏,办公室主任,除了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之外,还负责绿丝带服务项目以及心理咨询服务,她是第一批去卡点执勤的人员之一,她管理着卡点,不仅给卡点送物资,还帮助解答其他人员在卡点遇到的问题,她利用办公室排班的便利,故意给自己多排了班。
敢于担当90后
陈冬冬与顾婷婷是一对90后夫妻,他俩都在药剂科工作,出库入库,窗口发药,一直勤勤恳恳。他俩的孩子才2岁,正是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他们却抛下年幼的孩子,报名参加门诊预检分诊处的志愿服务,为进入医院的每一位患者、陪同者、家属测量体温。他们说,我们还年轻,身体好,就让我们上吧。
普通宝爸宝妈
沈海斌,五病区护士,他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平凡的岗位上照顾着精神病患者,但当他在钉钉群看到3有一名志愿者临时有事不能值岗时,马上报名顶岗。
金小佳,六病区护士,她所在的老年精神科是医院最艰苦的科室,医疗护理之余,还需要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活护理,穿衣喂饭、端屎端尿成了她的日常。他们将2个孩子丢给父母,把医院当成了家。
有一种情怀叫无私奉献,这八对夫妻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种情怀,他们一直在战斗,他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