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前平均一年120个评审项目、每个项目20本文本计算,一年消耗纸质文本2400本;现在每年设计方案需要评审的减至60个左右,每个项目只需准备5本纸质文本以供审查和备案,一年消耗纸质文本减少2100本,减量近九成。”昨天上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说明企业负担大大减轻。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我市出台了《海宁市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联审改革实施细则》,按照“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的“五减”要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联审改革,对方案审查进行分类管理,工业项目和小型工程项目零审查、一般项目网上联审,集中力量对重点风貌管控区内项目、经营性开发项目、重点公建项目组织规划方案联审会议。
“通过这次改革,原来平均每年100多个设计方案评审至少减少一半,大大降低行政成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又对需要专家支撑多部门联审的重点项目审查进行改革,原则上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最多审一次”,改变了以往审查部门多、审查环节多、审查要求多、审查时间长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实施设计方案无纸化联合评审。具体实施办法是,在召开设计方案联审会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互联网将设计方案电子文本提早推送至各联审部门和评审专家,在网上对设计方案电子文本进行审查;同时在会议通知中明确无纸化审查要求,即设计单位无须会上提供给部门和评审专家纸质文本。
“以往的方案评审会议上,建设单位往往要准备至少20本A3大小的纸质文本,内容涵盖各联审部门的审查内容,规模较大项目的一本文本厚度接近一本新华字典,小项目也有200页左右。会议结束后,这些文本因需根据专家及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大部分作为废纸处理,利用率极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日前召开的市区竦秀路北侧、曹家河东侧商业用地项目的评审会上,已经见不到人手一本设计方案文本的场景,与会部门通过提前对方案电子文本进行审查,在听取设计单位的介绍后,与建设单位进行针对性地交流,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审查效率,也减轻了企业文本制作成本,还积极为垃圾源头减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