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审议通过了推进品质服务的决定,继品质生活、品质智造之后,海宁全面奏响“品质三部曲”,也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构筑发展新优势开了个好头。
推广全岗通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审批事项全部网上办,企业实现零跑腿……近年来,我市在深化“最多跑一次”过程中争先创优,颇显成效——在手机上动动手指,简单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就能在家等着办结材料邮递上门……这样的场景正逐渐成为海宁人的生活常态。但是,在一线服务领域,尤其是经济工作领域,部门之间藩篱依然存在,部分党员干部沾沾自喜、知难而退、得过且过的不良作风仍时有出现,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拦路虎”“绊脚石”。
根据前期调研、第三方反馈和嘉兴首次全域营商环境调查,服务满意度有待提升、网上办事不够便捷、中介市场开放不够……一系列有待提升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服务短板在全市上下敢于动真碰硬的查找下展露无遗,表明了海宁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的决心。
“我们要正视问题、敲响警钟,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只有这些问题多解决一个,营商环境才能多提高一分!”全会上,市委书记朱建军自揭短板,话语掷地有声。
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品质服务,我们应多一点“啄木鸟”精神,发现问题就整改,眼里不揉沙子、工作不留死角,动真碰硬、求真务实,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品质服务,我们更要看企业感受,听企业心声。营商环境好不好,不只通过指标、评价体现,而要把企业满意率作为品质服务最高标准,让企业在海宁感知到绝对便利、相对便宜、全面安全。
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品质服务,全市上下要同心同愿、同频共振,特别是在精简企业办事环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企业对外投资服务、优化服务供给和优化人才服务等举措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同时,企业也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各地各部门也要积极引导企业练好内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赢得更好的环境。
近来,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营商环境的关注可谓贯穿始终。嘉兴提出打造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今年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着力构建营商环境的“北斗七星”格局。让我们携手奋进,把海宁打造成为嘉兴地区营商环境“北斗七星”格局中,最闪亮的那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