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整合资源力量夯实“访调对接”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调解机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一是聚焦优势资源,构建“访调对接”组织体系。海宁市逐步夯实矛盾纠纷化解基础建设,构建市、镇、村三级访调对接工作网络体系。成立海宁市涉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入驻市矛调中心,实现市信访局、市访调会与市矛调中心同一地点办公,为访调无缝对接夯实基础。全市12个司法所均建立“访调对接”工作室,与镇信访办联合实行信访事项一站式排查、受理、调解和反馈。选聘45名专职调解员入驻全市各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联勤警务室),不断吸纳社会力量充实基层调解团队,夯实基层调解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是聚焦质效提升,创新建立联动调处机制。出台行政调解多元联动工作机制,在邀请调解、委托调解、函请调解、移送调解基础上,创新“信访通知调解机制”,通知调解机制的制定,对涉及行政调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交由行政机关先行调处,并在访调机制的明确下由调解力量提前介入,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速度。实施矛盾纠纷“双向推送”工作,落实公安与矛调中心信息互推机制,对于需要公安机关关注的有集体访或越级访苗头的矛盾纠纷,及时推送公安机关予以关注。建立“双向派驻”机制,全面推行人民法官每周不少于半日驻镇联村(社区)、人民调解员专职派驻+兼职轮驻法庭,提升信访纠纷村(社区)一级化解率。三是聚焦队伍建设,加强“访调对接”力量联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社会专业等力量,加强信访化解团队力量。创设信访评议团。邀请市“两代表一委员”、律师、调解员、专家学者和职能部门等成员组成信访评议团队,采取公开评议会的形式,对特殊疑难信访事项处理意见进行公开评议。融入律师专业力量。选派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律师参与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专业力量支撑。全国首创青年律师挂职司法所长助理制度,推行律师每周值班、法律援助审批全下放,公证、司法鉴定等各项服务按需入驻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站等形式,提升信访事项基层化解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