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鹃湖之畔,春日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校园十分宁静。而在云上课堂,近800名本科生已经进行网上学习两个多月。授课的数十位老师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奥地利等国和国内多个省份,不同时区,同时上线。在全球应对疫情的非常时期,浙大国际联合学院的“国际”特色充分彰显。
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浙大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全新模式,坚持“一对多、高水平、以我为主”的合作理念,2013年启动国际联合学院建设。2016年,浙大国际联合学院正式招生办学。2019年,该学院建设被列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浙大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汇聚全球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
立足引进世界一流大学,汇聚大量海外高水平人才,集聚高端合作办学资源,是浙大国际联合学院最为鲜明的特征。目前,该学院已引进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等两所世界一流大学,成立了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ZJUI),开展双学位本科层次教育和ZJE双学位博士研究生层次教育。这是目前在我国境内开展“4+0”合作办学最高水平的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一个校区内,同时与多个国际合作伙伴共建若干个联合学院,这种“一对多”的机构性合作办学模式在国内属于首创。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土壤中,浙大国际联合学院积极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实行思政理论课统一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统一学分与学时、统一教材、统一中文授课,开展传统文化国际推广、书院制等富有特色的思政工作。
各类人才集聚,创新源泉涌流。浙大国际联合学院为我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学术大师汇聚计划”,全球延揽高层次人才。目前,浙大国际联合学院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在世界综合排名前50的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6%,非华裔外籍人才比例达53%。
强化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推进国际合作研究。2019年8月,浙大国际联合创新中心落户浙大国际联合学院,集聚科技部光电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技部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合作基地,有力支撑海宁区域创新发展。
下一步,浙大将继续围绕“双一流”建设,同世界一流大学共同打造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