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背后!海宁是这样做的
发布时间:2020-11-20    来源:海宁新闻网

  11月18日,嘉兴日报聚焦海宁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一起来看看海宁如何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绿色。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2019年4月,海宁市召开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大会,吹响了创建的集结号。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决行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更是海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品质生活的必然举措。向着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目标,两年来,海宁乘风破浪、砥砺前进。

  排查发现生态环境问题3541个,完成整改3435个;全市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河湖3条……这两年间,海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高站位、打赢硬仗、强化保障,举全域之力打好环境之战、推动生态领域改革。

  2020年11月初,浙江省发布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海宁成功入围!

  站在全新起点上,海宁早已再度整装,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正在潮城全面铺开。这是海宁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的海宁决心,也是海宁对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创新模式 让生态环境问题无处遁形

  生态环境建设关乎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也是一座城市品质的体现。生态环境建设历来是海宁市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2011年海宁就在全国率先普及了“河长制”,实施“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2019年,海宁市又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小餐饮办”合并成立了海宁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办,统筹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和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判、协调和督查。

  为将工作力量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海宁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在镇(街道)增设生态环境办,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加快推进海宁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生态环境“片长制”监管,进一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这里的河长制名牌倒了。”“这里堆积的树枝太多了容易引发火灾,需及时清理。”“这里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长得太多了需要清理。”……在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的微信工作群里,4名村级片长正在将巡查中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上报。

  一部手机,一条微信,就让环境问题无处遁形。

  这个正在海宁全市范围内实施的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片长制,将海宁全市划分为镇级片区167个、村级片区354个,健全生态环境问题分类分级处理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了“三大十招”在线平台作用。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共排查发现生态环境问题3541个,完成整改3435个。片长制,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原先“问题发现不了”的问题,还能让大部分生态环境污染能发现在基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有“人工天眼”之名的海宁生态环境“片长制”入选了今年的美丽浙江典型实践案例。

  问题发现后的联动处置是关系到问题能否第一时间解决的重要一环。海宁出台了《海宁市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等文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执法行动,并在全市域、全行业、全覆盖进行明查暗访,市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形成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唤回美丽乡愁 满足群众对天蓝水清地净的向往

  水是海宁的灵魂,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绘就了江南水乡的唯美画卷。

  近年来,海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战略,全面、系统、科学实施河湖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2018年以来,海宁市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河湖3条(个)、嘉兴市级美丽河湖11条(个)、嘉兴市乡村美丽河湖10条(个)。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海宁还围绕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河道断面水质管控等工作,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今年1-10月,辖区内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14个嘉兴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Ⅲ类占比42.8%。

  喝到干净的水、呼吸到洁净的空气,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宁开展了工业废气治理、车船尾气治理、工地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治理、农村废气治理五大治气行动,空气质量指标持续改善:今年1-10月,海宁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6.7%,居嘉兴全市第一;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微克/立方米。

  一座城市就如同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每时每刻消耗着各种资源的同时也制造着各种废弃物和垃圾。如何能减少城市垃圾的产生、堆积,打造“无废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4月,海宁市绿能环保垃圾焚烧项目按期投入运行,极大提高海宁市的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和处理水平,海宁的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海宁还建立了工业边角料、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等收运处置管控等12大机制,建立健全覆盖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产生、贮存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源头覆盖、部门联动、动态监管”。

  在海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的路上,小餐饮行业污染整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今年,海宁将5条餐饮环境污染治理示范街创建列入2020年海宁市民生实事工程,通过政策扶持、专项补助、民生考核的形式助推餐饮油烟深入治理。示范街创建的方式,不仅能引导其他街道积极参与油烟治理,同时能更好地确保餐饮油烟治理的成效。在餐饮油烟治理过程中,海宁引入第三方餐饮服务企业全程跟踪检查,邀请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改造完毕的餐饮单位进行油烟检测验收。

  借力硬核科技 筑牢全域监测网实现治污精准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黑科技”已成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硬核”支撑。

  海宁市主动与中国科学院、省环科院等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入第三方科技治理力量,建设生态智慧平台,涵盖“五水共治”管理平台、颗粒物监测“蓝网工程”、建筑渣土信息化管理平台、废气治理工况在线监控、镇(街道)空气监测站等一系列管控平台,以科技手段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治污的精准化。

  马桥街道新塘村合兴组和松木漾桥的水质监测点位,实时监测着水体中的COD、氨氮、总磷和PH值;位于马桥街道马桥村的永忠泵站,则是一个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点位,实时监控着污水管网入口的流量、液位以及生态池运行状态……

  经过四年的建设,海宁将辖区范围内的重要点位全部纳入“五水共治”管理平台的24小时监控中,系统通过对排污源实时监控、对断面水质远程监测、对污水排放自动统计,发现事故自动预警,将原有分散在各级部门的信息汇总整合,形成了信息大覆盖、数据全掌握、监管无盲区的“五水共治”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市区东山公园附近出现雷达热点,请核查。”海宁市“蓝网工程”指挥中心的数据分析人员发现站点数据异常和雷达热源后,发送了异常情况报告。指挥中心运维人员接收到信息后,立即驾驶雷达走航车赶赴污染点,发现该区域西南侧工地围挡不全,有大量扬尘,运维人员核查后将情况及时上报,由生态创建办对问题进行审核,并反馈至具体责任单位、属地落实整改。

  “蓝网工程”由市区颗粒物雷达+乡镇空气监测站+在建工地扬尘监测点组成,配备了雷达走航车、无人机等先进装备。颗粒物扫描雷达就像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做了一个‘CT’扫描诊断,能立体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分布情况和浓度。“蓝网工程”构筑起的“点、线、面”全域扬尘监测网,让城市扬尘无处遁形。

  目前全市共搭建覆盖市区范围的颗粒物雷达站1个,镇(街道)空气质量站12个,工地扬尘监测点180个,自“蓝网工程”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290多起扬尘问题的整改。接入了餐饮油烟自动监测平台和企业污染自动监测平台的“蓝网工程”,还可实现对企业从污染物排放监测到治理监测的延伸,有效解决环境监管“最后500米”难题。

  “我们这个项目大概有22万方多余的渣土,之前我们已经向相关部门申报过了,在海宁市建筑垃圾管理服务系统平台上我们找到了需要渣土的一些点位以及可提供服务的运输车辆,我们可直接联系好运去,这比以前方便多了。”在海宁鸿翔玖望府项目工地现场,鸿翔房地产公司工程部经理陈迪表示。

  这是在海宁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神”助攻的另一项“黑科技”——海宁市建筑垃圾管理服务系统平台。

  截至目前,海宁已有近900个处置项目、47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900多辆下属车辆统一纳入在线监管范围。平台还实现了对跨县域路段、违法高发区、车辆运行轨迹等实施动态智能监管。打击违法消纳行为的同时,平台还可实时监控运输行为,并优化了线上审批备案,完善了审批流程,平台对500方以上及以下消纳项目分别实行审批及备案方式,严格控源。

  打造海宁品牌 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海宁,正向着下一个目标——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迈进。

  下一步,海宁将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将生态创建与污染防治攻坚有机结合,以工作促创建,以创建推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片长制”监管工作,发挥好“三大十招”平台的作用,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各方责任,深化生态智慧平台建设,健全突出环境问题督导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推动海宁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着力打造平原地区的治污范本和生态文明优质品牌。

  深入实施《浙江省河长制规定》、实施绿水币制度、落实能源双控、建立完善土壤环境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治理修复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围绕“无废城市”目标推进固废治理和源头减量……海宁还将继续全力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四场硬仗,确保2021年海宁的嘉兴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占比达到78%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2%以上,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32微克/立方米以下;力争创建省级“无废城市”、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

上一条:张兵:海宁要努力打造现代国际品质潮城 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一条:智学乐学享学 擘画社教图景—2020嘉兴市暨海宁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